建国后冶金技术的几次重大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点冶金企业的装备已沿着大型化、连续化、高效化、自动化的方向逐步迈进,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时,钢铁工业还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仅从1978年到1990年,获国家发明奖的1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128项。其中包括采矿、选矿和资源综合利用、炼铁、炼钢、轧钢以及炼焦、耐火材料、铁合金、炭素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科技进步,扩大了品种,提高了质量,增加了产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广大科研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为满足国际尖端和高技术所需的新材料,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如上世纪60年代,北京钢铁研究院等自力更生地研制了原子能工业需用的同位素分离膜,后来又研制成功了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多种高效分离膜。前后共获国家发明奖4个,其中一等奖2个。
在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时,中国科研人员通过艰苦试验,终于独立解决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科技难题,引起世界注目。
冶金系统还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的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及各种粉末合金等高技术需要的材料。如上世纪8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钕铁硼稀土永磁合金,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还研制出国民经济急需的合金钢和低合金钢材,为能源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提供了新型材料。如鞍钢为铁路车辆研制成功的耐大气腐蚀的低合金钢材,比原来的材料延长了寿命,已创效益上亿元,于1989年获国家十大专利发明创造金奖。
在基础研究方面,对金属学、金属物理学、冶金物理化学,也做出了贡献。如陈箎在断裂力学上的创见,以及我国学者关于“金属内耗”的理论,准晶研究,相变理论等,都引起了国际金属学界的注目。
已故著名冶金学家李薰,继他发现了氢在钢中引起发纹的定量规律之后,又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钢中气体的分析试验室,研究氢在炼钢过程中的变化。
周仁等关于氟在高炉中的行为研究,以及利用炉渣中的稀土元素制造稀土硅铁和球墨铸铁的成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先进水平。邹元燨等对高钛高炉炼铁渣稠化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风口喷吹技术,都有创新性的贡献。还有的学者在稀土萃取应用理论的研究方面,也促进了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实践和研究,钢铁科技界涌现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上世纪80年代被授予国家级专家的共有40余人。